栀子花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,在野外多生于山谷灌木丛中,喜温暖湿润气候,较耐寒,但低于-12℃会受冻落叶,喜光也较耐阴,在半阴条件下生长良好,喜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。
栀子花多用扦插法繁殖,也可用压条或播种。扦插在生长季节都可进行,但在梅雨季节最易成活。取当年生健壮枝,长15就能生根。栀子花也适合用水扦插,剪取健枝20厘米左右,去掉下部叶片,可数根捆成一束,然后插入瓶中,将枝条的1/2浸在清水中,放半阴处,1周换2~3次水,10余天就可长出新根。水插在生根后要尽快上盆,否则影响后期生长。
栀子花栽培一定要选用偏酸性且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,可用腐叶土(或园土)4份,泥炭2份,堆肥和砂各1份配制。小苗上盆后,在生长旺季要对新梢进行短截,促发分枝,令植株尽快成型。对成年植株,宜2~3年翻盆一次,去掉老根,更换新土,并对扰乱株形的徒长枝、老枝进行疏剪或短截,保持植株有良好的株形和旺盛的长势。
栀子花养护在半阴湿润处较好,6~8月光照强时要将它放在树阴下、房屋的北侧或东向窗旁,避免中午烈日直射,早晚要接受光照,对生长开花有利。从春季萌发生长开。始,就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,高温干燥的季节要经常向植株和周围环境喷水,增加空气的湿度。如果土壤板结,排水不畅时,雨季要注意将花盆侧倒放置,排除盆中的积水。深秋以后宜少浇水,保持盆土不太干。
生长期每月施肥3~4次,可用有机肥和硫酸铵交替使用,蕾期要增施2次磷肥,可促使花大香浓。栀子花在栽培中,不论南方还是北方,都会发生叶片黄化现象,黄化首先表现在新叶上,开始时,叶片呈淡黄色,但叶脉仍为绿色,严重时叶呈黄白色,叶尖及边缘焦枯。栀子花黄化主要是缺铁造成的。一般情况下,土壤中并不缺铁,只是缺少能被根系吸收的有效铁。对此可通过根外补铁来解决,在水土偏碱的地区,可结合施肥,每月施1~2次0.2%~0.5%的硫酸亚铁溶液,平时多施发酵后的淘米水和青草沤制的水溶液,可避免缺铁症的出现。
如果植株已表现出缺铁症状时,可向叶面喷施0.1%~0.3%的硫酸亚铁溶液,10天一次,3~4次后会有明显效果。要避免缺铁症引起的黄化现象关键在于改良水、土,定期翻盆换土,不使土壤板结碱化。有时土壤过干和过湿损伤了根系,也会影响对铁的吸收而导致黄化。
栀子花开花后要剪去残花,并对枝条适当短截,控制株高,促进分枝,保持株形整齐、丰满。
入冬后宜将栀子花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,稍保持土壤湿润,气温不低于-8℃即可越冬。如放在室内,晴天中午可用温水清洗叶面的灰尘,保持叶面清新亮绿,也是上佳的观叶植物。